泡對作文課的印象就是,黑板上一道題,台下咬筆桿的人大家自生自滅。感覺我們從來沒在學校好好上過作文課~ 運氣好一點的學生,碰到好的老師,還會寫寫眉批,卷子發回來的時候不會讓人對著分數納悶;運氣差一點的學生,碰到懶一點的老師,就感覺卷子有批沒批都沒啥分別,反正光看數字也看不出個所以然,永遠一個孤零零的紅筆記號停在上頭,問題是什麼從來也沒有人解釋。
檢討考卷的時候,最容易跳過的,永遠都是後面的閱讀測驗,好像理解與否都是個人天資運氣,和老師無關~ 全班一起檢討的時候,老師也最沒時間去把那一大篇重新讀過來回答問題,所以大家就只好自求多福,希望下次少錯一點。

最近泡在上課的時候,看Jeff老師一題一題解釋Reading Comprehension,感觸就很深~ 如果以前國中的時候,老師從一開始就這麼仔細的教,我們現在哪裡還會像無頭蒼蠅一樣老是分不出RC的重點,老是懷疑自己的答案?
Jeff老師的Reading Com練習教我們從頭去分析角色、關係、主旨、背後含意,然後再自己去聯想可能被牽扯的議題。這些該是很基本很基本的練習,以前在台灣小學國中高中的教育裡,一樣也找不著。
我們花很多時間背英文單字、文法,記國文課本裡的作者生平、注釋、背誦課文,花更多功夫去寫歷史測驗卷,以求在走出校門前務必把所有的考題弄到滾瓜爛熟,但是逢到要寫讀書心得、回答閱讀測驗的時候,永遠都是高分的人高分、不會的人不會。最糟糕的是,這個M型分野沒有人想要去解決~ 教育部大人們用廢考作文來規避問題,學校於是把作文課拿去做更多填鴨式考卷,學生家長越來越迷信補習、參考書,死命的背誦、拼命的寫更多的測驗卷,結果進到大學,對寫報告進行議題分析頭腦空白的學生還是一大堆。結論還是會的人就會,不會的人就不會,最好希望媽媽有把自己生的資質聰明一點,能夠不點就通的拿到分數,不然就只好看看多燒香拜拜會不會有什麼效果。

泡想起自己在美國唸書的經驗,第一個半年幾乎一直是在被老師退件當中度過的... 在台灣的時候,明明是社會組,班導又是國文老師,寫作文是跟吃飯喝水一樣天天發生的事,去到美國卻被老師批的滿江紅然後退件!!! 當時對泡簡直是晴天霹靂~ 到底作文這件事有什麼好講究的阿!!?? 泡還記得老師批評泡的文章 "totally unorganized" 、沒有"follow the basic structure"、完全抓不到重點,那些紅字分數到現在還讓泡很懊惱。
泡花了整整一年從頭學起。從最基本的主旨開始,"Topic Sentence"、"Thesis Statement" 然後一點一點把美式的五段式組織學起來,最重要的,不像中文的「起承轉合」可以喊喊就算,這些組織章法必須要確實的用到文章裡面去,每一篇交出去的報告都必須要符合這些「基本條件」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文章。
雖然過程中不斷被老師退件重寫,但是相對的,老師每次都能一行一行仔細讀過泡的文章,然後每一段每一段給建議指導,不會讓泡抓不著頭緒只瞪著分數發呆。

這不是浪費時間,雖然之前曾經有家長質疑作文課的用途,但這其實是讓學生學習組織思考的最佳方法。台灣的學生很會背考試重點,但是如果丟一本學術論著讓大家自己去抓重點,未必每個人都唸得出頭緒。要唸得出重點,唸完了能夠自己消化吸收,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,這才是老師們要求閱讀心得的本意。不是一味盲從、不是一味背誦,甚至可以完全反對作者的看法,然後寫出全新批判的文章,這是泡在美國老師身上學到的。即使是授課老師教授的內容,我們也可以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見,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辯論是稀鬆平常的事。
泡覺得這就是中式和美式教育的不同,雖然這樣來來回回的過程必定會花去許多的時間和人力,但是確實把方法紮實的讓學生學起來不才是教育的目的嗎? 如果我們每天花了八九個小時在學校,但其實都只是反覆在做測驗卷和塡鴨,那我們何必需要學校?? 這和補習班有何不同??

以前看美國的教育,覺得他們基礎教育都教的很簡單,我們背幾個公式就能解決的問題,他們總要在那邊一題一題的算,我們畫幾個表格就能回答的題目,他們非得要去地圖上一格一格的爬。結果是,當我們進入大學教育的範圍或以上的時候,我們的學生沒有辦法自行思考,如果沒有參考書、如果老師沒有整理重點,讓我們自己唸書等於讓我們去大海撈針~ 
新聞報導現代中小學生寫作文,已經到了五百字都有問題的地步,今年的大學聯招更是出現7.8分也能上榜的狀況!! 泡想起美國老師一段一段從sentence、statement到introduction教起。如果台灣的教育也能從基礎紮實的教起,我們今天怎麼會有這麼可笑的狀況發生?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ubblesea 的頭像
    bubblesea

    Along with My Life

    bubbl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